所有今天,所有明天
All Tomorrows, All Todyas 
两只脚走路
Walking With Two Feet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S

Bernd Schurer(伯恩特•舒尔)
,于1970年生于苏黎世。他在苏黎世大学学习哲学与电影学,并同时获得了艺术与设计学位。1996他与Marcus Maeder共同创办了domizil音乐厂牌,是一个关于数字声音作品的展示平台。他不仅为电影、媒体与声效装置而创作;他的创作还包括在戏剧配乐,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美学形式。伯恩特·舒尔与众多艺术家、不同媒体合作密切,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已广受好评。

Yves Netzhammer(伊夫•内茨哈默)
,1970 出生于瑞士的沙夫豪森。1987-1990沙夫豪森攻读建筑,于苏黎士完成设计与视觉艺术训练。他的个展曾在布莱梅美术馆、旧金山现代艺术美术馆、柏林昆斯特-维科现代艺术学院等重要展场展出与获奖。伊夫更在最近的威尼斯双年展代表瑞士参展,并为2007年的Documenta卡塞尔文献展制作了大型装置作品。2008年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馆、20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现代美术馆、2010-11瑞士伯尔尼和卢塞恩美术馆、2013上海民生美术馆、2013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古今艺术博物馆、2015基辅双年展、2016明斯特LWL都有展出独立大型项目,他的作品受到伯尔尼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 Bern)、澳洲的古今艺术博物馆、美国宾州的西集博物馆和东京的CB Collection公开收藏。




Bernd Schurer & Yves Netzhammer作品放映

Special Screening: Bernd Schurer & Yves Netzhammer


2016

放映Screening ︎

《主体周围》
Peripheriesof bodies

《对话摩擦》
DialogicalAbrasion



伊夫•内茨哈默Yves Netzhammer,主体周围Peripheriesof bodies,,17.10min,2012



伊夫•内茨哈默Yves Netzhammer,对话摩擦DialogicalAbrasion,20.51min,2013 声音创作:伯恩特•舒尔Bernd Schurer


卢川:非常荣幸借第三届深圳动画双年展的契机,李振华老师介绍了两位来自德国和瑞士的艺术家Bernd Schurer(伯恩特•舒尔)和Yves Netzhammer(伊夫•内茨哈默)。Yves是来自瑞士,他的创作以动画短片,多面向的投影装置为大家所知。他的创作也不仅仅局限在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也涉及到公共空间。比如和制药厂和银行的合作。他今天晚上会分享一个动画短片。Bernd是个音乐人。他为电影,媒体进行配乐创作。他在1996年时成立了一个音乐厂牌XX,这个厂牌至今(2016年)已经20年了。他们今年在柏林有一个很大的party。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首先Bernd会介绍两个短片,首先一个是关于他的工作室,接下来他会分享一段音乐创作。他希望可以自由一些。

Bernd:我们由这个短片开始,这个短片是我在三四年前创作的,他是为了一个网站的博客叫做fringden to frinden创作的。这个观点是关于朋友和朋友之间,他们是如何工作,他们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这个社区之间的关系,他们是谁。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去猜测这个人是做什么的?这个短片是关于我在柏林郊区的工作室,展示了我工作环境的细节,人们会去猜测,这个人是谁,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是做什么的,你仅仅是看到这些细节,然后让你对空间和工作室有一些启发。所以这是一个关于熟悉的短片。大概四分钟。

Yves:接下来我会介绍我的工作,虽然我不是很擅长沟通。这些是我在过去几年做的,主要是基于绘画的的创作。

李振华:他更多的工作是在手绘一些作品,或是通过手工的方式涂画,他这么多年的工作是把这些图画和图形再重新放到空间中,这个合集是关于这个工作的。先让大家了解一下他怎么做工作,他有做很多的公共项目。

Bernd:我们每个人其实是独立的艺术家,我们有自己独自的工作,有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合作,我们主要是合作声音的部分,我们接下来要看一部片子,这个周期是有三个影片的,这部是其中我们第一部完成的。我们可以看,大概二十分钟,叫《logical libration》(《逻辑解放》)。

Yves: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周钦珊:他这个片子里面人和人的交流方式我觉得很特殊,这种交流方式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因为这个并不是我们日常的交流方式,这些肢体语言本身在我看来是很陌生的。

Yves:在场的各位也许都是艺术家,或是策展人或是对艺术感兴趣的人, 至于我呢,看到这样的片子,也会感到很不舒服,虽然是我自己做的。很久以前,这里依然有一些问题,我试着去探索一些我不知道的很有趣的事情,那些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的,去思考平常和不平常,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他们之间的对话,或是冲击。我觉得很有趣的是你不理解这个身体语言,虽然它和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接近的。而这个模特是非常抽象和简化的,但是它却很难被理解,所以这也是我对你的一个疑问。

周钦珊:当然它情节和造型的抽象是很明显的,比如说里面的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方式,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是否是瑞士人表达亲密的动作。比如把可以把手插到另外一个人,那这个动作在他们的语境里面是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而我们的日常中是没有这样的动作的。所以我是想问这种动作的设置和日常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这样的动作启发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他们会有某种特殊的经验,或是特殊的文化含义,比如说是神话故事里面的。因为这些是他想象出来,而不是别人给他的刺激,这是他设置的场景。所以我觉得这点非常有意思。

Yves:因为我的背景是很普通的,这个是我们平时交流的一部分。在瑞士,一个很友好的国家,这种交流是非常普遍的,他们会试着表现得很友好,但是我并不相信他们,我觉得每个人都非常的关注,当你有一个身体,你需要去处理这个关系。而在苏黎世,我们很少去说这些,我们很少有这样的影片和图像呈现这样的现实,你可以做这个,非常简单的动画,你可以去触碰到某些地方。

李振华:瑞士也不是所有人都把手插到背后。一个太好的社会环境会让他有一些遐想吧,差不多是这样一个线索。Yves的工作里面有一个特别的东西是,里面有很阴暗的一面。不是说他是一个这样的人,而是他在设想,假象一种阴暗的关系。就像我们有的时候看电影会表达人和人的交流背后捅一刀,是不是有这样的东西。能从这样另外一种电影语言的线索去理解他的工作。他的一种想象力和人际关系表面的,特别善意的、干净的美妙的背后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个更直接的伤害。

周钦珊:我觉得这个表达很精彩。

卢川:接下来我们看这个影片的第二部分。

Yves:这个片子有点像是一个循环,一直会有对白,非常有趣的是,当你和数字一起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一个相同的地方,一直在开始的那刻。就像一个驾驶员,他是一个相同的数字,一个相同的坐标。就像影片中那个坐在桌子上的人,在读着什么,还有那个躺在床上的人,这个是非常有趣的,在不同的时间层发生的事情,汇集在一起。

周钦珊:我觉得这个过程特别像是一个作家在反复的书写,又不断的擦掉。又重新把这个人放在另外的空间,书写然后又把它拉回来,又再把它放在第三个空间,不行又再把它拉回来。就像是一个非常犹豫的作家,在反复修改她写作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种特别文艺的作品。

李振华:这也是一个理解。其实Yves大概说的是,他是工作在时间中的。他认为时间有很多层次,从一个图像引入另外一个图像,但是他的动作是一致的。然后不断的场景变化。从我的理解是人类动作的共时性。所有的动作都发生在同一时间,只不过你把这个同一时间解构成一个像卷轴般的时间。这样被打开的时候才能表现同一时间。但是同一工作的识别度让你反复看,形成一个同一动作的循环。但这个同一动作又发生在不同的场景和时间。这个是我所补充的地方。

Yves:我觉得对于非常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这也是我开始做动画的,我不喜欢数码,但是它允许我做一些我不理解的地方,或是我用另外一些方式对理解它。

Bernd:我发现很有趣的地方是,对于声音的部分,是很普通的。

李振华:他提的这个挺好的。很少人会去思考他的创作媒介和他自身的关系。他很清楚地指出这个媒介对他来说并不是他喜欢的形式,但是通过这个媒介他确实能表达得更多一些。首先他非常反对动画和这种电子化的绘图方式,可他一直要跟这种方式做斗争。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都是他用电脑画的。所以就看到他自己比较喜欢的手绘,当然因为他为了表达他的故事性和思想,当然电脑会是他很重要的工作形式。

在他这一类的作品中打动我的地方是他把植物、动物、人的身体任意转换。这个能量是任意变化的,形态也是任意穿梭的。非常美和非常有想象力。然后他所有的这样绘画和我们刚才影像中看到的物件,也时不时也会被他生成空间中的植物。所以就很有梦幻感。当你看到这个绘画的东西也是他对空间的理解。他也帮人设计一些海报。虽然他介绍得很少,可是他的工作量很大。

《主体周围》

一部关键的动画电影,它的媒介要追溯到它的起源与图像上。当画面从在海平面的潜水员视角开始,使观众同时沉浸在图像世界和视觉空间之中,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与传统叙事的习俗相冲突。

《对话摩擦》

在《对话摩擦》这部电影中,一场意外事件构成该电影隐喻对白的范围:两位主人公在一场慢镜头的车祸现场中相撞,成为该电影形式的结构框架。相互影响及印象便是该电影寓意性的例证 —— 车祸碰撞的冲击力作为一个导火索,有助于体现出巧妙的人为躯体动作,可转化为实例存档。在这个意外事故的慢镜头与短暂的切割场景之间,插入了“传记式”的倒叙。

电影配乐则提供了另一个绝佳的角度:通过各种突发性事件与创伤之间的摩擦来体现。因此,这部电影作品在试图通过探讨人物视听的范围内,来进一步考查其人物塑造与摩擦事件的叙事潜力。




Peripheriesof bodies

A consequential animation film which caststhe medium of film back on its origin, the image. Beginning with divers on aplatform in the sea, the viewer is simultaneously immersed in pictorial spacesin pictorial worlds, whose associative inner logic collides with the customs ofconventional narration.

DialogicalAbrasion

In the film "DialogicalAbrasion", an accident setting serves as the scope for a cinematicmetaphorical dialogue: two figurine subjects, that ultimately crash into eachother in a slow motion car crash scene, act as the framework to the formal structureof the film. Mutual subjection and impression are allegorically exemplified -the momentum of the impact of the collision subserves as a generator toastonishing artificial bodily postures, that could be translated into somethinglike an archive of embodiments. In transitory cut scenes between thedecelerated sequence of this mishap, "biographical" flashbacks areinserted.

The soundtrack offers another sensationaldimension to work trough the various abrasions of these speculative traumaticevents. Thus, the work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in the narrative ofthese Identity founding and crushing incidents within the scope of anaudio-visual sculptural work.